10月27日,2021浦東新區科普集市暨流動科技館火熱開展!本次科普集市,踐行“科普+科創+產業+商業”全新模式,吸引一批高新企業及前沿科技領域創新創業公司參展,向社會公眾展示高科技與生活場景的結合與應用,感受到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以及科創發展的新成就,從而提升科學素質、營造創新氛圍,為深化社區治理創新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此外,之前廣受好評,尤其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流動科技館也繼續在本次科普集市進行了展出,讓大朋友和小朋友能有機會在游玩中學習科普知識!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創智空間·張江科技文創產業園看一看本次科普集市的展品吧!
流動科技館作為本次活動的特色之一,在流動科技館中擺放的那一個個神奇的小箱子,里面放置的是小型化、標準化的科普產品。流動科技館是以“參與、互動、體驗”為理念,以經過模塊化設計后的科技館展品和活動為載體,以巡回展出的方式將展覽資源送到尚未建設科技館的地區,為公眾提供免費的科學教育活動,實現科學教育的公平和普惠。
“磁懸浮環”展品,可以直觀感受到磁力對抗的作用、從轉動的筒體上感受“動畫原理”、還有“懶惰環”“激光排簫”“人體蓄電池”等神奇的小箱子,等著你們來揭秘。
醫靈院內物聯網平臺和智能終端產品
醫靈智能醫護系統通過打造院內物聯網平臺,讓患者與醫務人員、智能醫療設備緊密聯接。通過對臨床數據采集,篩選,整合形成醫療大數據,對臨床診療以及護理提供智能輔助決策,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保障醫療安全,更好地以患者為中心,提供有品質的醫療服務。
森邁醫療預充填自動注射筆
森邁醫療預充填自動注射筆,為病患提供更精準、安全、便捷的自我注射給藥裝置,極大可能的減少病患的不便與痛苦。使用時只需開蓋,手握筆桿按壓即可進行注射。簡化的注射步驟,適用于大多數病患在家自己注射,免去醫院,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注射方式。
生納納米纖維口罩
生納公司主研產品小口徑人工血管采用靜電紡絲的技術研制抗凝血、自愈合、具有長期通暢率的小口徑納米纖維血管,該項目填補了國內小口徑血管支架的技術空白。
俏郎中智能中醫體檢儀
杭州八脈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專注于智能中醫輔助診檢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俏郎中智能中醫體檢儀,量化名中醫經驗,2分鐘智能檢測,全面評估臧象五行、氣血津液、經絡、脊柱等中醫四大類60多項健康指標,并提供“診”“方”“藥”“食”“服”等一體化中醫解決方案。
Nacure微電流科技面膜
通過移動手機小程序界面控制,利用遍布面部穴位的花紋銀離子膜布電極的傳導效果,通電的瞬間將“大馬士革玫瑰花水,神經酰胺,寡肽-1,馬齒莧”等營養物質,離子化。
同時“安全低壓的TENS微電流,通過皮膚對經皮粗神經末梢進行溫和刺激微電刺激,微電流進一步拍打推揉按摩肌膚。
顏溪美業
上海顏溪美業是一家集美容、養生、抗衰為一體的大型專業美容連鎖集團,顏溪成立于2016年,至今擁有數萬名會員,顏溪立足社區服務社區,致力于為所有愛美女性提供真誠、感動服務,打造誠信第一、服務優質的民族品牌,集團專注美容服務的研究與開發,并從海外引進諸多國際美容美體產品與護理儀器。現在顏溪已擁有國際高水準技術及眾多經驗豐富的美容美體專家團隊。未來顏溪集團旗下的員工都將持有ITEC資格證上崗,為顏溪的顧客提供更加優質、舒適、專業以及技術化的美容美體服務。
麻麻手推拿
定位職場人士健康管理,企業合作上門服務 + 創智空間實體店。
每個人的身體都會講故事,“麻麻手”像媽媽的雙手一樣感知您身體的信息,傾聽您身體的故事。
一杯茶的時光,放松您的身體,釋放您的壓力,緩解您的疼痛,提高身體的自然恢復功能,逐漸達到“身” “心”平衡的良好工作狀態!
麻麻手推拿專為解決您的“煩惱”而來!
沉浸式自習室
眾學空間是一家沉浸式學習空間運營商,通過開設學習自習室,為用戶提供沉浸式學習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排除干擾,提高學習效率。
坐忘書房
蘇州斜塘河邊,坐忘書房開業,懷抱延續書籍生命的念想,秉持一份共讀共享的初心,滿墻的書,不賣只借。讓大師們的智慧力透萬年, 長生久視,與道同行。
廈門國際銀行
廈門國際銀行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中資商業商行。在2021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排名中,已連續5年入圍全球銀行200強。目前上海已有21家網點,網點數量位列異地城商行前列。開立我行借記卡(儲蓄卡)免工本費、免年費,跨行取款、轉賬可免手續費;免費開通短信提醒業務。廈門國際銀行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中資商業商行。
科普集市
參加本次科普集市的還有嘟馬奇實體教學編程機器人、上海尤卡城信息時記定制AR明信片、影創MR眼鏡、亮風臺HiAR智能眼鏡、IM-BODY智能健身鏡、MAD GAZE消費級AR智能眼鏡、像航科技-無介質全息技術、HDCS智能健康檢測、墨案超級閱讀器 inkPad X、巴拉拉智能排便檢測管理系統、快輪科技,在衣食住行、休閑娛樂上全方面覆蓋,引起了眾多小伙伴們的關注。
科普嘞大講堂
本次科普集市還舉辦了“科普嘞大講堂”線上直播。邀請到了大健康行業相關專家-孫彬彬博士后,從未來應用的角度,介紹了3D生物打印技術。
首先,孫彬彬博士后通過和大家分享人工智能的概念引出了人工智能的三大學派。隨后,針對于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講人主要從疾病篩查和診斷,疾病治療,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幾大應用場景進行詳細的講述。
對于未來的展望,孫彬彬博士后以“5G”新技術的出現與手術機器人結合并實現了遠程手術的應用為例,指出未來的人工智能可能會與新興技術的出現相互交融,從而迸發出更大的能量和醫學應用價值。
最后,孫彬彬博士后和大家分享了3D打印的概念和醫學應用四大階段,指出了生物3D打印技術距離成熟應用仍然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突破,生物3D打印組織和器官和人工智能技術一樣,勢必會成為現實,更好地服務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