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承辦、創智空間Ispace協辦的第四屆“匯創青春”國際賽商業類決賽于7月19日在上海虹橋綠谷成功舉辦!
創智空間投資管理集團董事長朱成羿先生、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教授姜進章、東海岸(上海)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副總裁武光明、常春藤資本合伙人范岑君、中信文化資本副總裁沈聞一、拙樸投資投資經理周方之出席現場活動,文創學院產業合作辦公室主任劉佳琛為報名參賽團隊詳細介紹決賽日活動安排、路演活動要求及大賽評分標準。
前三位獲獎團隊將獲得落地上海創智空間提供的康橋創新廣場-文創協同中心3-6個月的免費辦公空間使用權,可享受當期“Ispace國際創業加速營”中1-2天的免費課程以及受邀參與不定期的交流對接活動。
此外,獲獎團隊還將收獲申請加入上海張江創客聯盟資格審核上的綠色通道,并在加入聯盟后同時享有與聯盟對接的相關所有創業資源和商業機會!
本次決賽中,奧克蘭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組團來襲,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創客與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等多所國內高校學生同臺競技。
此次“匯創青春”國際賽以“科技創新+文化引領”的評選原則,共有10個項目經過初步篩選進入決賽環節。這些項目中有來自“匯創青春”國際賽商業計劃部分的優秀項目,有來自高校推薦的國內學生團隊項目,同時還包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推薦的優秀青年創客項目。
豐富詳實的項目介紹、精彩思辨的現場問答……10個團隊充分準備,富有激情地展示著各自商業項目的特色與前景。
賽事回顧
第一組 浙江工業大學的鄧亞輝團隊,項目名稱為My Homie。這是一個為在華留學生提供分類信息和社交的平臺。秉承“We are the world”這一核心理念,My Homie致力于為在華留學生提供本地化分類信息服務,滿足他們在生活、學習、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為中外青年搭建互動溝通的橋梁。
第二組 奧克蘭大學的Amandeep Kaur,項目名稱為Find, 是一個可以用于尋找丟失物品并防止物品丟失的應用程序。她指出,目前一些重要物品和資料,尤其是電子產品中的信息與人們的工作生活緊密相關,如何解決旅程中這些物品與資料的攜帶、保存、找回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第三組 東華大學的李夢珂團隊,項目名稱是未知里。未知里專注于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個性化文創產品定制,文化創意(上海)有限公司以“科技時尚傳承中國美學”為理念, 以IP經濟思路運營中國美學文化,希望創造和引領現代國潮的時尚標準。
第四組 格拉斯哥大學的Mitchell Baxter,他帶來的項目是Social Agents for Games。他與團隊致力于開發一個助力游戲開發人員利用語音識別、合成和交互建模等AI技術的軟件包,建立更為通暢的互動與聯系,支持開發人員在未來創造更有價值的IP,開辟新的市場,為現有角色和有待創建的角色提供語言和語音合成模型。
第五組 格拉斯哥大學的Salma Khatun,她創立的項目是SEME,項目全稱是Skills and Education lead to Meaningful Empowerment,專注于通過二維碼、電子貨幣等線上渠道鼓勵公共捐贈,創造了一種以個人家庭為中心的支持性機制,以此增強社區的自我賦權、自我建設的能力,使得一些處于困境之中的社區更加美好。
第六組 華東理工大學的石天琦團隊。這支科技醫療團隊由蔣韋磊老師指導,成員由機械學院、商學院、信息學院的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組成,創建了汩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產品已經完成臨床試驗,預計在2020年完成資格證書審批,在2021年完成第一批產品生產。
第七組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 Tony 和 Lachlan JamesEllison。他們帶來的項目Peernote 是一個實時的、眾包的網絡注釋工具,以更便捷地分享團隊知識為目標,可以適用于不同群體:學生可以用它來分享筆記,企業可以用它來加強知識管理能力,開發者可以用它來標記并修訂錯誤。Peernote所收集的信息將成為公眾網絡互動極有價值的檔案。
第八組 圣瑪麗大學的Tracy Deanne Brown。她展示并介紹了她與團隊所在的、專門研究傳感器云計算的公司Valued Option Inc.,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型傳感器數據發送器和模塊化數據流處理平臺。其優勢在于無需依賴藍牙、無線網絡或蜂窩服務等傳統網絡基礎設施,即可將傳感器數據遠程實時傳輸至云端。
第九組 上海交通大學推薦的“我是大咖”商業項目。“我是大咖”是一個以虛擬IP為核心,以人工智能為助力,立足泛娛樂產業多個細分領域的項目,通過人工智能的姿態捕捉、跟蹤與轉移等先進的技術,大大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用戶只需要通過移動手機攝像頭就可以把姿態轉移到虛擬IP人物上。
第十組 上海交通大學的李哲團隊。他們的項目為智眼金睛-AI驅動的高效新型餐飲自助式視覺結算系統。智眼金睛項目專注于開發一套由AI驅動的餐飲自助式視覺結算系統,從提高消費者的體驗、降低經營者的服務成本的角度出發,為團餐企業提供AI結算餐臺產品供應、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等服務。
在精彩的展示與緊張的答辯之后,匯創青春國際賽商業類決賽路演告一段落。本次大賽的前三名獲獎項目分別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黃子毅團隊的“我是大咖”、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石天琦團隊的汩松醫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李哲團隊的智眼金睛-AI驅動的高效新型餐飲自助式視覺結算系統。
此次活動是創智空間與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創產業學院的首次合作,未來我們還會共同攜手,呈現出更多的精彩!